余泥渣土,是指新建、改建、擴建及拆除各類建(構)筑物、管網、道路或房屋裝潢裝修過程所產生的棄土、棄料以及其他廢棄物,在許多文件或文獻中,也稱之為棄土、余土、渣土、工程渣土等。隨著我國城鎮(zhèn)化的快速發(fā)展及地鐵等交通方式在各大城市的普及和擴展,余泥渣土產生量逐年劇增。據統(tǒng)計,2017—2020年,單深圳市每年就會生產余泥渣土9150萬立方米。大量的余泥渣土已成為城市固廢的主要來源,不但占用大量土地、破壞城市環(huán)境,甚至還易產生安全隱患,造成重大傷亡事故。“渣土圍城”已成為限制城市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國對建設施工產生的余泥渣土的處置,仍主要采取填埋的方式。但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huán)經濟促進法》《“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等法規(guī)文件的頒布實施,對余泥渣土的處置開始圍繞源頭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的“三化”路線展開。與國外相比我國余泥渣土的資源化利用的程度相對較低,許多利用還停留在概念層面上,缺乏具體目標方向的思考。繼續(xù)研究開發(fā)或改進相關技術以降低高價值資源化產品成本,是余泥渣土在資源化道路上的重要發(fā)展方向。泥漿固化是一種有效的地質工程技術,可以加固土壤和巖石。東莞淤泥泥漿固化技術
預拌流態(tài)固化土具有良好的施工便捷性,對于填筑工程,特別是狹窄空間的填筑具有特殊的技術優(yōu)勢。預拌流態(tài)固化土與傳統(tǒng)碾壓成型的路基水泥土或固化土,以及原位攪拌形成的攪拌樁,均有較大的差別。預拌流態(tài)固化土具有如下基本特性:(1)勻質性:通過土料或泥漿的前期預處理和質量控制,以及特殊的攪拌工藝,固化土拌合物和硬化體均具有良好的勻質性。(2)無側限抗壓強度:根據需要和經濟成本,無側限抗壓強度可以在0.5~10MPa調整(見圖2);有早期強度要求的,可以實現12h即可達到進行下一步施工的強度。從經濟性考慮,預拌流態(tài)固化土的抗壓強度宜在0.3~3.0MPa。梅州國產泥漿固化處理流態(tài)固化土可以提高棄土棄渣的利用率、減少施工的經費投入、還能降低人力的成本投入。
目前適合測試流態(tài)固化土拌和物工作性的指標為——流動度,可以定義為:流態(tài)固化土拌和物從特定的測試筒中坍落后擴展形成餅狀物的直徑。然而,用于測試拌和物流動度的測試筒,有若干類型和尺寸,如截錐筒,常見的尺寸為:上部內徑50mm,底部內徑100mm,高度150mm;如日本常用的圓柱筒,內徑80mm,高80mm;如美國常用的圓柱筒,內徑75mm,高150mm。同一種拌和在三種測試筒測試條件下的流動性是不同的。經我們的研究,推薦使用測試筒為內徑75mm、高150mm的圓柱筒。一方面是試驗操作較為簡單,另一方面,試驗的區(qū)分度較為明顯。采用這種試驗方法,可以根據固化土拌和物的流動度,將固化土拌和物粗略分為三類:◆流動度◆流動度120-220mm,流動性拌和物;◆流動度>220mm,大流動性拌和物。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分類是粗略的,沒有嚴格的界限。在一定的施工要求下,不同固化土拌和物的流動度控制未必也是相同的。固化土拌和物,其流變性能與混凝土拌和物有很大區(qū)別,需要開展更為細致的研究和分析。
關于預拌固化土在經過預處理的土(巖土)或泥漿中加入固化劑、必要的水和添加劑,通過特定的攪拌機拌合均勻,經填筑、養(yǎng)護后,凝固成為具有一定強度、水穩(wěn)定性、低滲透性的巖土工程材料。關于預拌流態(tài)固化土(流態(tài)固化土)制備的混合料具有一定流動性、可采用澆筑施工的預拌固化土,簡稱“流態(tài)固化土”。
關于流態(tài)固化土施工性的表征問題有的采用混凝土坍落度儀測試的坍落度來進行表征流態(tài)固化土拌和物的施工性。實際上,流態(tài)固化土的土顆粒尺寸通常較小,一般不適合采用混凝土的坍落度儀進行測試,除非含有粒徑大于20mm以上的粗顆粒土或其他粒料。進一步而言,只用用坍落度表征施工性具有較大的局限性,特別是流動性較大的(如坍落度值超過240mm),就很難進一步區(qū)分拌和物的施工流動性了。這時,采用擴展度可以作為較好的補充,也便于進行質量控制。但對流態(tài)固化土的擴展度與施工性相關性的研究較少。 土的原位處理突出問題是難以解決固化土的勻質性,這個問題對攪拌樁的成樁質量尤其突出。
土壤固化劑是一種由多種無機、有機材料合成的用于固化各類土壤的新型節(jié)能環(huán)保工程材料。
它與土壤混合后,通過一系列物理和化學反應改變土壤的工程性質,可以以結晶水的形式固定土壤中的大量游離水,從而使土壤膠束的表面電流降低,膠束吸收的雙電層變薄,電解質濃度增強,顆粒趨于團聚,體積膨脹,進一步填充土壤孔隙。在壓實工作的作用下,固化土易于壓實和穩(wěn)定,從而形成整體結構,達到常規(guī)方法無法達到的壓實密度。
固化土是在土壤中加入一定的穩(wěn)定劑使土壤穩(wěn)定,然后進行攤鋪碾壓而形成的路面。固化土是一種全新的天然固化土路面系統(tǒng),通過科學配比和技術處理,穩(wěn)定天然砂、礦石尾礦、礦渣廢土等可再生原料而形成。 在滿足技術標準的前提下用輕質流態(tài)固化土做管廊的頂板回填,減載的同時滿足強度要求。梅州國產泥漿固化處理
流態(tài)固化劑的土料優(yōu)先采用黏土、粉質黏土、砂粉土等,有機質含量不大于 5%, 其顆粒粒徑不大于50mm。東莞淤泥泥漿固化技術
現在國內外淤泥固化處理技術首要包含物理脫水固結、高溫溶解燒結和化學固化三類。1、物理膠水固結物理脫水固結是指通過選用暴曬、機械脫水、袋充脫水的辦法去掉淤泥中剩余的自由水。當發(fā)生的淤泥量較水并且有場進進行攤鋪暴曬時,可以選用暴曬的辦法,通過暴曬蒸騰云掉淤泥中剩余的水分后,即可用作填土材料進行運用。但這種辦法只適合用于少數淤泥的處理,并且要有足夠的場地,一起受氣候的影響也很大。機械脫水的辦法是便用脫水機械將淤泥中剩余的水分除掉,脫水后易于運送和運用。但是由于疏浚工程發(fā)生的淤泥量巨大,普通脫水設備的價格較高,加之脫水功率較低,難以滿意大型疏浚工程要求,并且淤泥通過脫水后其含水率仍接近液限水平,還需要進行二次處理才能滿意工程用土要求。在各種筑堤、填海、堤岸加因工程中,關于含沙量較高的淤泥,也有限多選用高壓袋充因結排水的辦法進行資源化如用。
這里應該指出的是,上述三種物理脫水固結技術只是將孔隙水部分或悉數脫出,并沒有除掉其間的污染特質,也就是說處理后仍具有污染性。因此,關于有高污染性的疏浚淤泥,選用物理脫水固結后,仍應考慮采取措施防止二次污染。 東莞淤泥泥漿固化技術